珠海維港口腔醫生表示,選擇哪種直徑的種植體取決於下列因素:缺牙的類型,殘餘的骨量,可用修復空間的大小,修復體的穿齦部外形輪廓及咬合類型。
不同直徑種植體的適應證:
目前,絕大多數種植系統均配備了不同類型直徑的種植體;它們通常被劃分為小直徑種植體(<3.4nm)、標準種植體(3.75-4mm)和大直徑種植體(>4.5mm)三種類型。
選擇不同直徑種植體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種植體與可用骨量相適應,然而在作出正確的選擇前,必須將所有的臨床參數都考慮在內。如:骨質及骨量、缺牙的部位,修復空間、咬合類刑等。種植體及其頸部直徑大小的選擇取決於外科手術與修復的需要。從外科的角度來看,必須達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局部骨量與保證種植體的初期穩定性。從修復學的角度來看,種植體大小可否與日後的修復體所要求的穿齦部外形輪廓相匹配以及能否很好地分散咬合力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因素。標準直徑的種植體自從20世紀60年代發明到 80 年代推向市場以來,其長期可靠的臨床效果已被大量的實踐所證實。因此它已被作為種植體的參照指標,絕大多數適宜種植的區域,這種類型的種植體均適用。
小直徑種植體只適用於下麵一些特殊的臨床病例:比如是兩牙根間的距離縮窄、牙槽脊較薄、修復體預部直徑較小。
大直徑種植體使用在下列特殊骨類型及修復情況下:骨質不好的情況、種植區骨高度不足。、即刻種植以取代骨結合失敗的種植體、即刻更換折斷的種植體、拔牙後即刻種植、單顆磨牙缺失。
種植體的品牌、型號差異化很多,最重要還是要選擇專業的種植牙醫生,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去選擇,才能保證種植牙的效果。
更多牙齒問題歡迎諮詢我們+853 62362806(澳門),提前預約免掛號費,免排隊,睇牙有優惠。
推薦閱讀: